【热点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并明确要求坚决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圈子文化是破坏党内政治生态的顽疾,危害不容小觑。个别党员、干部整天琢磨如何拉关系、找门路,热衷于认老乡、攀校友,就是为了能够进入某个圈子,形成某种利益关系。防止和反对圈子文化,是新形势下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摘自2018年3月14日《人民日报》)
【热点预测】
在中国,从古至今都流行圈子文化。同学讲同学圈子,朋友讲朋友圈子,战友讲战友圈子,官场讲官场圈子。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坚决防止和反对党员干部中的圈子文化。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中国人自古讲圈子,朋友圈子、官场圈子等。如果是志同道合之人在一起相互扶持、共同进步还好,但更多时候圈子变成了一种相互包庇、同流合污的利益团体。因此,在党员干部中确实有必要坚决抵制圈子文化。
在党员干部中,存在着一部分人搞圈子文化。他们或是找老乡,或是攀校友,总想通过裙带关系和他人联系在一起,方便自己找关系、走后门,谋取私利。这种圈子文化,不仅破坏了党内的政治生态,还损害了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对党内来说,本来严肃的纪律规矩,被这些圈子文化所扰乱,党员干部之间甚至称兄道弟,弥漫江湖气息。对于群众来说,圈子文化让党员干部以小团体主义的形象展现在群众面前,相互包庇,难以保证清廉、公平,甚至导致民风败坏,民众也托关系、走后门。更有甚者,圈子之内的党员干部,利用公权力进行利益输送,滋生了腐败问题。纵观党中央查出的腐败案件,背后都有圈子文化的身影。
因此,圈子文化必须坚决抵制。首先,要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提升党性修养。通过开展学习教育活动,让党员干部明确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而不是搞圈子文化,为自己图方便。其次,要坚决打击党员干部内的圈子文化。国家的纪检监察部门,对于存在搞圈子文化、走后门、托关系的行为,要进行严肃的惩处,绝不姑息,让党员不敢触碰这一原则底线。最后,领导干部要起带头模范作用。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领导干部必须要发挥示范作用,自身做到清正廉洁、克己奉公,坚决抵制圈子文化,打造出讲规矩、守纪律的机关作风。
总之,必须坚决抵制圈子文化,才能更好地提升我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