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爸躺在地上,而你在通讯录里……”空巢老人与儿女之间的这种痛,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都是常见的无奈。哈尔滨192.4万老年人口中,有六成多“空巢老人”,他们不怕死却怕生病,更怕给孩子添麻烦,在他们的手机里,孩子永远在通讯录的第一位,那么近却又那么远。(9月25日《新晚报》)
65岁的朱阿姨一个人照顾瘫痪在床的老伴已5年了,担心突然病倒、担心各种突发情况,唯独没想过瘫痪的老伴会掉到地上。当这一幕发生时,朱阿姨折腾了20多分钟,根本抱不动老伴,打开手机通讯录,里面包括独生女在内100多人,却不知道该打给谁。女儿远在成都,亲朋这个时间都在熟睡,刚强了一辈子的朱阿姨,在那一刻抱着老伴哭了……最后跑到楼下央求两位保安,一再保证即使出了问题也和人家没关系,两名保安才上楼帮忙把老伴搬到了床上。
这样的例子,可以举出很多,有老伴之间外出时,身上系根绳以防失散;也有晚上睡觉时,身上系上铃铛,以便及时发现意外;前几天,贵州一位大学老师带着病母进课堂的新闻刷屏,也是无奈之中的下策,只有彼此在视线内,心中才踏实。人怕老来穷,更怕老来病,请不起保姆,又不便跟儿女住到一起,只有默默承受着提心吊胆与煎熬。无论是城里的“空巢老人”,还是乡下的“留守老人”,独住的原因各不相同,无依无助的现状却是一样的。
为解决老人的照料与赡养问题,有关方面想了不少办法,从上到下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法规政策。2013年实施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将子女“常回家看看”作为硬性规定,要求家庭成员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湖北、北京、福建等多个地方还规定,独生子女可“带薪”护理住院父母,为孩子尽孝道提供方便。这些措施当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子女的后顾之忧,但也只能是权宜之计,因为老人能否得到子女的贴身照顾,受多种因素影响,仅靠法定假期与法律规定,解决不了实际难题。比如,孩子在外务工,父母身体不好,根本就不能带在一起,遇有工作紧张时也不便请假,相距遥远,往返不易,发生意外,也是远水难解近渴,在保父母与保工作之间,常是两难选择。
有调查显示,八成以上的外出打工者,超过半年才能见到父母一次,“常回家看看”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时间上都难以实现。换言之,通讯录与亲情之间隔着太多的无奈,能否及时找到通讯录上的子女,不仅取决于孩子有没有孝心,还与儿女们的尽孝能力有关,包括经济上的支撑基础、工作上的顺心如意,以及用人单位的理解配合、养老社会化服务是否到位等因素,不是说拨通电话就能随叫随到。
解决通讯录上“咫尺天涯”的无奈,还靠多方设法形成合力,比如社区推动邻里之间的守望相助,让“空巢老人”能24小时与物业联系,随时提供上门服务;政府部门为推动居家养老健全配套措施,让志愿者与居家保姆解决老人的后顾之忧。老人们也不妨转变观念,要不怕麻烦子女,不怕麻烦他人,有事尽管呼,通讯录上的电话如果不能通讯,又有何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