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公务员考试 >> 考试试题 >> 判断推理考试试题 >> 把下面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

2018年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街巷长”让城市治理更有“戏”

来源:中华考试网    2017-09-27   【

  2017年4月,为了让首都市容“表里如一”,北京市东、西城区同时出台《街巷胡同整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为首都核心区全部2435条背街小巷都配置了街巷长,预备用三年时间打造“环境优美、文明有序”的街巷环境,推进北京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9月24日《工人日报》)

  街道是城市的“脸面”,是城市递出的最直观“名片”,不仅体现了一座城市治理水平的高低,更标记出这座城市细微之处的文明素养。但有的时候,街道的管理现状却并不尽如人意,尤其是一些远离主干道的小街小巷,乱贴小广告、车辆乱停乱放、乱摆摊位、占道经营等问题屡禁不绝,让城市的整体形象难以“表里如一”。

  街道治理差,管理难推责。小街小巷的这些问题,不单是“个别现象”,而是存在于不少地方。其根源还在于地方政府的关注点往往聚焦于城市主干道,执法力量也多汇聚于此,而对“别人看不到、很少去”的小街小巷则有所忽视。在缺乏有力的行政执法、刚性的制度监管和严格的处罚约束下,仅靠市民“自觉”,自然成效不佳。

  近年来,在中央的指挥下,各地方政府开始逐步开始转变观念,从“河长制”到“街长制”,从“厕所长”到“街巷长”,每一次的尝试和创新,都是在助推城市治理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迈进。

  就拿“街巷长”来讲,它既可以看作是一个职务,也可以视为一种治理机制、管理模式。但无论怎么理解,其本质就是通过将城市治理的权限下放到每条街巷,进一步细化治理职能、延伸管理触角,实现更精准的治理和更精细的管理。

  通过任命“街巷长”,可以发动更多力量,加强制度化、常态化的管理,确保有巡查、有监督、有落实、有治理;同时,也进一步传导压力机制,督促“街巷长”以身作则,树立起良好形象,倡导新风正气,进而形成人人管、人人治的良好氛围;此外,“街巷长”也进一步精简了治理程序,削减了“层层指挥交待”可能出现的“落实打折扣”等问题,让治理更具成效。

  当然,并不是说“街巷长”就“包治百病”,毕竟这仍旧是一种“人治”手段,如何将之转变为法治,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总结。就目前而言,“街巷长”的推行,无疑是治疗“大城市病”的一种良策。只要政府能够“搭好台”,给“街巷长”足够的支持和鼓励,相信城市治理一定会更有“戏”。

纠错评论责编:lzy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