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资格考试

导航

月份别称雅称的由来

来源 :华课网校 2024-08-04 09:35:22

月份别称雅称的由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些月份的别称,比如农历的正月、二月、三月等等。但是在古代,人们对于月份的称呼却是非常雅致的,每个月份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别称。

这些别称大多数都是出自古代文学作品或者是历史事件的影响,给月份带来了深刻的文化内涵。

正月,又称为元月或开年月,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正月是新年的开始,也是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在《诗经》中就有“正月之旦,朝发白帝。”的诗句,形容了春节的喜庆氛围。同时,正月也被称为“寅月”,因为在农历中,正月的第一个节气是“立春”,而“寅”正好是立春后的第一个时辰。

二月,又称为仲月或雨水月。这个月份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雨水”,意味着雨水开始增多,也是春耕备耕的重要时期。在《诗经》中有“仲春之月,朝发南徐。”的诗句,形容了春天的美好景色。

三月,又称为孟春月或春分月。在农历中,三月的第一个节气就是“春分”,代表着春天正式到来,百花开放,大地回春。在古代文学中,三月也常被称为“卯月”,因为“卯”是春分后的第一个时辰。

四月,又称为清明月或谷雨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清明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也是祭祖扫墓的日子。在《诗经》中有“四月之绿,心之忧矣。”的诗句,形容了春天绿色生机的景象。

五月,又称为立夏月或小满月。在农历中,五月的第一个节气是“立夏”,这也标志着夏季正式开始。在古代文学中,五月也被称为“辰月”,因为“辰”是立夏后的第一个时辰。

六月,又称为芒种月或夏至月。在古代农业社会中,六月是收割的重要时期,也是夏至节的日子。在《诗经》中有“六月食采,或芗或菹。”的诗句,形容了夏天收获的喜悦。

七月,又称为小暑月或中央节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七月是鬼门开启的月份,也是中元节的日子。在古代文学中,七月也被称为“巳月”,因为“巳”是小暑后的第一个时辰。

八月,又称为处暑月或白露月。在农历中,八月的第一个节气是“处暑”,代表着暑气开始收敛,天气渐渐凉爽。在《诗经》中有“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的诗句,形容了秋天风雨的威力。

九月,又称为秋分月或寒露月。在农历中,九月的第一个节气是“秋分”,代表着秋天正式到来。在古代文学中,九月也被称为“午月”,因为“午”是秋分后的第一个时辰。

十月,又称为霜降月或寒霜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十月是重阳节的日子,也是祭祖的节日。在《诗经》中有“十月之序,采葑菲菲。”的诗句,形容了秋天菊花的美景。

十一月,又称为立冬月或小雪月。在农历中,十一月的第一个节气是“立冬”,代表着冬天正式到来。在古代文学中,十一月也被称为“未月”,因为“未”是立冬后的第一个时辰。

十二月,又称为大雪月或冬至月。在农历中,十二月的第一个节气是“冬至”,意味着白天最短、夜晚最长,也是冬季的开始。在古代文学中,十二月也被称为“子月”,因为“子”是冬至后的第一个时辰。

总的来说,这些月份别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代表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在现代社会中,虽然这些别称已经不再常用,但是它们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仍然值得我们去了解和传承。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推荐

热门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