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公务员考试 >> 行政能力 >> 言语理解和表达 >> 2018年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和表达试题14

2018年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和表达试题(14)

来源:中华考试网    2017-10-16   【

  1.据初步统计,我国已经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点近47 万处,博物馆约2900 家,粗略统计,全国文物藏品不超过2000 万件。这些数字是什么概念?英格兰面积只有我国的1/73,而其受到国家登记保护的文物点达到50 万处,各类博物馆有3000 余家,其中大英博物馆目前就拥有藏品700 万件。建国历史仅200 多年的美国,各类大小博物馆也有16000 余家,其中美国斯密森博物院收藏的文物藏品就多达1.3 亿件。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我国对文物的保护和重视还远远不够

  B. 政府应成为保护文物的中坚力量

  C. 我国应加大对文物的发掘和管理力度

  D. 各国对文物的判定标准不尽相同

  【答案】A

  【解析】本题为意图推断题。题中通过对我国和英美两国文物点、博物馆、文物藏品数量对比,说明我国“对文物的保护和重视还远远不够”。因此,本题应选“A”。

  2.我国海潮汐资源以福建和浙江为最多,潮汐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潮汐发电是利用海湾,河口等有利地形,建筑水堤,形成水库,以便大量蓄积海水,并在坝中或坝旁建造水力发电厂房,通过水轮发电机组进行发电。然而潮汐发电对自然条件的要求比较高,只有潮汐电站建在合适的地理位置,并且出现大潮,能量集中时,从潮汐中提取能量才有可能。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A.我国潮汐资源的分布状况

  B.我国潮汐资源的利用现状

  C.潮汐发电的必要条件

  D.潮汐发电需要突破的技术障碍

  【答案】C

  【解析】本题为主旨题。题中的重点关联词为“然而”,后面跟随的是重点句。该重点句体现的是潮汐发电的必要条件。因而,本题应选“C”。

  3.交往和独处原是人在世上生活的两种方式,对于每个人来说,这两种方式都是必不可少的,只是比例不太相同罢了。由于性格的差异,有的人更爱交往,有的人更喜独处。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交往更为重要的一种能力。反过来说,不懂交际固然是一种遗憾,不耐孤独也未尝不是一种很严重的缺陷。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A.每个人对交往和独处的喜爱程度不同

  B..喜欢交往的人往往害怕独处

  C.享受孤独是一种很高的人生境界

  D.生活中既要擅于交际又要能耐孤独

  【答案】D

  【解析】本题为主旨概括题,采用“总—分—总”的叙述模式,因而从首尾二句就能概括出本题的主旨,即交往和独处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两种方式。因此,本题答案为“D”。

  4.翻译时,“直译”偏重于对原文的忠实,“意译”偏重于译文语气的顺畅。哪种译法最妥当,人们各执己见。依我看,直译和意译的分别根本不应存在,忠实的翻译必定能尽量表达原文的意思。思想感情与语言是一致的,相随而变的。一个意思只有一个精确的说法,换一个说法,意味就完全不同,所以想尽量表达原文的意思,必须尽量保存原文的语句组织。因此,直译不能不是意译,而意译也不能不是直译。

  这段文字中,作者认为:

  A.应随原文意思灵活选择翻译方法

  B.忠实于原文思想是翻译的最高艺术

  C.人为划分直译、意译本无必要

  D.翻译时应尽量减少译者个人风格的影响

  【答案】C

  【解析】本题为态度观点题。主题句位于“因此”之后,为“直译不能不是意译,而意译也不能不是直译”,从4 个选项来看,只有C 与其同义。因而,本题的答案为“C”。

  5.现在人们认识到,极光一方面与地球高空大气和地磁场的大规模相互作用有关,另一方面又与太阳喷发出来的高速带电粒子流有关,这种粒子流通常被称为太阳风。由此可见,形成极光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大气,磁场和太阳风,缺一不可。具备这三个条件的太阳系其他行星,如木星和水星,它们的周围也会产生极光,这已被实际观察到的事实所证明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的是:

  A.太阳在极光形成中的作用

  B.形成极光的必备要素

  C.存在极光现象的行星

  D.人们对极光的观察和认识

  【答案】B

  【解析】本题为主旨概括题。题中首先提出了这一观点:极光形成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为大气,磁场和太阳风,之后又作进一步举例说明,论证了这个观点的准确。因而整个题目都是围绕“形成极光的必备要素”这个主题进行的。故本题的答案为“B”。

  6.有一次苏格拉底趟水过河,脚一滑,落水了。他拼命挣扎,大喊救命,不远处有个钓鱼者不但不救他,反而转身就走,最后是他的学生救了他。后来那个钓鱼者趟水过河,也落水了,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正巧在河边散步,便用竹竿把他救上来,当学生们知道救上来的就是那个钓鱼者时,都后悔了,但苏格拉底却说:“不对,我们应该救他,这正是我们和他的区别。”

  这段文字告诉我们

  A.莫以善小而不为

  B.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C.做人原则应一以贯之.

  D.普度众生是哲学家的使命

  【答案】C

  【解析】本题为意图推断题。题中讲述的是苏格拉底救了曾经不愿出手救他的钓鱼者的故事,这个故事所要阐明的道理是苏格拉底始终坚持自己的准则,这个准则没有因为别人不曾搭救他这个外部原因而改变。因而,本题的答案为“C”。

  7.遗传学对研究地球上的生命起源、医学、农业动植物和微生物育种,以至人类学和社会学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是在动植物育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必然又可以回过来指导动植物育种的实践。抗菌素工业的兴起促进了微生物遗传学的发展,微生物遗传学的发展又推动了抗菌素工业及其他发酵工业的进步,就是明显的例证。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A.遗传学各个分支的演变过程

  B. 生命科学对社会科学的作用方式

  C.遗传学的学科基础及指导意义

  D.遗传学广阔的应用前景

  【答案】C

  【解析】本题为主旨概括题。第一句话是对“遗传学”的概括,指出其具有的指导意义;第二句话提出观点:“遗传学”的发展基础和指导意义;第三句话对前文观点进行举例论证。综上,本题的答案为“C”。

  8. 策略博弈的本质在于参与者的决策相互依存,这种相互作用通过两种方式体现出来:第一种方式是序贯发生,参与者轮流出招;第二种方式是同时发生,参与者同时出招,但是不论如何,每个人必须明白这个博弈中还存在着其他的积极参与者,每个人都要将自己置身在他人的立场上,来评估自己的这一步行动会带来什么结果

  下列说法与这段文字相符的是:

  A.策略弈的本质在于团体协作

  B.博弈的过程中参与者相互影响制约

  C.博弈中每一步的结果都直接影响全局

  D.博弈过程中要为他人设身处地的考虑

  【答案】B

  【解析】本题为细节判断题。其中选项C 为无中生有,题干中并没有体现;选项A 和D 为偷换概念。其中,选项A 将“相互依存”换为“团体协作”;选项D 中的“为他人设身处地的考虑”,体现的目的是为了别人,而题干中的“将自己置身在他人的立场上”,体现的目的是为自己,只是看问题从他人的角度出发。综上,本题的答案为“B”。

  9.法国和比利时的科学家试图找出数学天才与常人的大脑是否有差别,他们在发表的报告中说,研究发现有人能够快速心算复杂数学问题,可能是因为他们能够使用其他人无法使用的大脑部位。科研人员利用正电子射线扫描技术对一位著名数学家的大脑和普通人的大脑进行了比较研究,他们发现,数学家在进行题目演算时,大脑中通常负责长期记忆的部分也进入活跃状态,而一般人则没有这种现象,科研人员因此判断,数学家在进行演算时使用了更多的记忆力,从而使演算速度加快,这个原理与电脑的原理一样,内存越大,运算速度越快。

  根据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知道:

  A.大脑部位使用越多,运算速度就越快

  B.快速心算时,长期记忆一般会被激活

  C.脑容量决定了处理数学问题的能力

  D.运算速度加快是因为使用了更多的记忆力

  【答案】D

  【解析】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前三个选项都属于无中生有,题干中并没有体现。原文中并没有提到“越多,则越快”的逻辑关系,所以选项A 错误。原文中只是说,“一位数学家快速心算时长期记忆的部分被激活”,而选项B 一是省略了“一位数学家”,二是省略了“部分”,所以错误。选项C 更是明显的无中生有。所以选择选项“D”。

  10.“学习悖论”是古希腊有名的悖论之一,其内容是:人们在学习时通常会面临两种情况,一是不知道要学习的内容,二是已经知道了要学习的内容,在这两种情况下,学习都是无意义的,因为前者学习没有目标,后者学习没有必要,其实,破解这个悖论并不难,用我国古语中的道理就能做到。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谦受益”与“满招损”

  B.“知其然”与“知其所以然”

  C.“博观而约取”与“厚积而薄发”

  D.“学而不思则罔”与“思而不学则殆”

  【答案】B

  【解析】本题属于语句衔接题。原文中共有两个悖论:一是不知道学习的内容——学习没有目标——学习没有意义;二是知道学习的内容——学习没有必要——学习没有意义。想要推翻这两个悖论,只要证明在不知道学习内容和知道学习内容的情况下学习依然是有意义的就行。不知道学习的内容——要通过学习而知道(知其然)——学习是有意义的;已经知道学习的内容——要进一步“知其所以然”——学习是有意义的。综上,应选“B”。

纠错评论责编:lzy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