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公务员考试 >> 行政能力 >> 公共基础 >> 2018年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练习题7

2018年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练习题7

来源:中华考试网    2018-02-14   【

  1.公告与通告的共同特点有( )。

  A.公开性 B.重要性 C.指导性 D.严肃性

  2.合同的担保中,物的担保包括( )。

  A.抵押 B.质押 C.留置 D.定金

  3.合同无效或被撤销后、当事人可能要承担( )民事责任。

  A.返还财产 B.赔偿损失 C.赔礼道歉 D.停止损害

  4.下列情形不构成交通肇事罪的有( )。

  A.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

  B.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

  C.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或者机动车辆承保人指示、强令他人违章驾驶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

  D.火车司机违章驾驶旅客列车造成重大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的

  5.下列犯罪,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将自己亲生的婴儿以 2 万元卖给他人,尽管甲认为自己的行为不构成犯罪,仍然应当对其定罪处刑

  B.乙开枪杀李某,结果却是导致李某重伤,同时导致李某身旁的何某死亡,对乙应以故意杀人未遂与过失致人死亡罪择一重罪处罚

  C.丙教唆丁杀害仇人朱某,但丁认为如果杀死丙的另外一个仇人马某,可能更高兴,于是将马某杀死,而未杀朱某。丙构成故意杀人罪

  D.戊欲打电话敲诈勒索杨某但错拨电话到刘某,刘某因害怕被迫交钱,戊构成敲诈勒索罪(未遂)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ABD。解析:公告与通告的共同点包括:(一)发布的公开性:内容都是公开的。但公告涉及的范围广,通告涉及的范围小。(二)事项的重要性:都是发布重要的事情。公告发布的都是比较重大的事情,而通告次于公告。(三)操作的严肃性:公告一般由国家各级政权机构发布,而通告由代表法定机构的团体或个人发布。故本题答案选 ABD。

  2.【答案】ABC。解析:担保方式有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和定金五种。其中物的担保为抵押、质押、留置。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ABC。

  3.【答案】AB。解析:我国《民法通则》第 61 条规定了无效合同和可撤销合同的当事人应承担一定责任的法律后果。即“民事行为被确认为无效或者被撤销以后,当事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给受损失的一方。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实施民事行为损害国家的、集体的或者第三人的利益的,应当追缴双方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集体所有或者返还第三人”。故本题应选 AB。

  4.【答案】ABD。解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 6 条: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 232 条、第 234 条第 2 款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第 7 条: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或者机动车辆承包人指使、强令他人违章驾驶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具有本解释第 2 条规定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刑法》第 132 条:铁路职工违反规章制度,致使发生铁路运营安全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处 3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 3 年以上 7 年以下有期徒刑。

  依据上述法条,A 和 B 项依法构成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D 项依法构成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罪;只有 C 项构成交通肇事罪。故本题答案为 ABD。

  5.【答案】ABC。解析:选项 A 中甲属于法律上认识错误,其实际上仍构成拐卖儿童罪。拐卖儿童罪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拐骗、绑架、接送、中转、收买、贩卖儿童的行为。该罪侵犯的客体是儿童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权;其主体为一般主体,其中并没排除被拐卖对象的亲人家属;其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且有出卖得利之目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拐骗、绑架、接送、中转、收买、贩卖儿童的行为,只要有拐、卖行为之一即可,拐来孩子未卖或是仅仅实施了卖的行为,只要从中渔利,都构成此罪。因此 A 正确。B 项中,乙出于杀死李某的一个故意,实施了开枪射杀李某的一个行为,却产生了李某重伤和何某死亡两个结果。从表面上看,乙的行为同时触犯了故意杀人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两个罪名,而想象竞合犯的处断原则是择一重处断而不实行井罚,而故意杀人罪重于过失致人死亡罪,故这一重定故意杀人罪。B 正确。C 项中丙作为教唆犯应构成被教唆人所犯的罪,而此时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所谓“被教唆人没

  有犯被教唆的罪”包括:被教唆人拒绝教唆犯的教唆;被教唆人接受教唆后没有实施犯罪行为;被教唆人实施的犯罪不是教唆行为所致;被教唆人所犯之罪的性质与教唆犯所教唆的犯罪性质完全不同。不论哪一种情况,都是教唆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由于被教唆人没有实施所教唆的罪,教唆犯的教唆行为尚未造成实际的危害结果,或者虽造成危害结果,但与其教唆行为没有因果关系,因而对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而丁并未犯所教唆之罪,而是另起犯意杀掉了马某,教唆犯丙构成故意杀人教唆未遂,而丁则构成故意杀人罪。C 正确。选项 D 中戊虽然犯罪对象错误,但是仍然实施完成了敲诈勒索的行为,故仍构成敲诈勒索罪的既遂。故本题 D 不正确。本题正确答案选ABC。

纠错评论责编:balabala123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